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力比较薄弱,生活、学习等方面需要大人的监督和引导,也需要我们大人有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锻炼孩子的耐心、规则。此时,如果大人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地影响。
少儿时期孩子可塑性强,正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时机,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家长们了解一些大脑的工作原理,会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更加有条不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分为三类: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孩子听课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的培养给到大家一些建议和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了解两种模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作为家长,我们多么希望孩子注意力集中,学习知识的时候每分钟都专心致志;看到孩子有时没坐端正或者孩子做练习时有小动作,我们很容易着急,反复纠正、提醒孩子学习要认真,可惜收效甚微。
其实我们有这类举动,一方面是忽视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专注力发展特点,一方面是不了解人在学习思考时我们的大脑有不同模式,大脑在我们学习和思考时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事物上,比如考试、做题、学新知识的时候,就开启了专注模式。此时大脑中负责高阶认知的前额叶,会把我们思考问题所牵动的不同部位串联起来。专注模式可以帮我们集中精力突破难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往往会有一种定势效应的现象导致大脑出现认知偏差,比如:我们进行写作的时候,有时坐在书桌前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思绪却总是围绕着之前构思的一、两点绕来绕去,其他什么头绪都没有;好像对于写什么陷在自己的套路里完全没有灵感。
发散模式是放松、不刻意去思考,当我们松弛起来任由思维发散,就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比如:在进行我们很熟悉的休闲活动(散步、慢跑)等时候,大脑很容易处于发散思维,此时大脑依旧在思考。发散模式时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连接点是发散的,不同脑区位持续互动,灵感就会不断被激发。我们可能会在这些时候,突然对之前完全没灵感的主题文思泉涌,或者想出一个久攻不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大脑在学习思考时的这两种模式,客观地看待它们的优势,发散模式和专注模式一样,也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这两种模式互相切换,不能同时进行,这种切换,让学习更有效。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好这两种模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呢?
相信您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以下抛砖引玉分享几个我自己的小设想:
一心多用更高效,是真的么?
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能够高效,似乎多任务同时操作是个不错的方法。可是,一心多用真的会高效、省时么?
美国密歇根大学大脑、人知、行为实验室的心理学家David Meye告诉我们:做作业时,任何一次中断都会使大脑费时重新调整,就好像电脑没保存重新启动。如果通常需要花费大约30分钟就可做完的数学或语言作业,如果一心多用的话就可能费时2或3个小时。
让我想起邻居乐乐妈(化名)曾经向我抱怨她女儿乐乐就经常一边写作文一边给同学发消息,偶尔还要跟奶奶聊两句,标准的“一心多用”,而她的一篇作文写2、3个小时是常事,时常写完作文一看其他作业还没动笔;如果妈妈有空看着她专心写,半小时左右也就写完了。
我当时和乐乐妈妈探讨这背后的原因,就觉得是发短信和写作文、聊天是类似的事,同时进行,不仅不会高效,反而可能耗时更长。
有意思的是研究也表明:同时做几件毫不相关的事,这时多任务大脑费力反而变小。也就是说,多任务同时操作也有可能高效。比如:乐乐一边想怎么写作文,一边泡脚,一边撸猫,这时候大脑就不需要费时重新调整了。
应用番茄工作法,练习专时专用。
6-12岁的孩子们在时间管理方面往往没什么概念,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孩子专时专用、守时的好习惯呢?
我觉得番茄工作法值得尝试,锻炼孩子在学习中管理好时间。番茄工作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设定的时间里只做1件事,重点在于鼓励孩子专时专用,在每个番茄时间里专心完成当前的任务。
我们设定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平均注意的时长/我们观察孩子通常专注的时长灵活掌握。比如:1年级的孩子15-20分钟,那我们就可以带孩子练习充分利用这15-20分钟做好一件事。
番茄工作法中设定的时间即番茄时间,每段设定的时间为一个番茄时间。当设定的时间到,计时器响起,家长和孩子可以用击掌等方式进行庆祝,祝贺孩子专心地进行了一个番茄时间。即使孩子没能完成任务,家长也要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稍作休息之后,再一起复盘看看孩子没能完成的原因。
好习惯的建立其实就是新习惯代替旧习惯,看了我今天的分享,您是不是也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找出家里的计时器呢?希望以上内容对家长们能有所帮助,下一次,我将和大家分享关于孩子做题习惯方面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