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12日讯(记者 王碧微)各界瞩目下,苹果于上周举办的202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3)发布了新款MR Vision Pro,并计划2024年初率先在美国上市。然而,这款打磨了7年的产品并未如预想之中为虚拟现实产业链带来“iPhone时刻”,Vision Pro发布后,产业链前期走高的股价迅速回落,在会后3天更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又大幅下调了Vision Pro的销售目标,首批订单仅为15万台,远低于市场先前预期的100万台。
为什么Vision Pro遭到资本市场及销售市场多方“冷眼”?Vision Pro还能否为低迷已久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带来新生机?整个虚拟现实产业链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疑问,在近日举办的“MR 遭市场‘冷眼’ 虚拟现实产业链何去何从?|财联社电子团队&CINNO‘芯机遇’系列 电话会议·第三期”上,财联社记者及现场参会者们与CINNO Research研究总监刘雨实进行了深度对话。
初代产品仍待“迭代” 短期对竞争对手影响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场预期对苹果推出的Vision Pro产品认知上有一些错位。”面对Vision Pro在预期销量及资本市场上遭遇的“冷眼”,刘雨实总结道。
“如果把这款产品当作类似初代iPhone定位来看的话,那么这款产品目前完成度并不高,售价也并非面向主流市场。实际上,这款产品定位可能更类似于微软HoloLens,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市场,而是首先面对媒体评测、开发者或者早期专业用户。苹果借由此次发布会提出的‘空间计算机’的概念,未来会随着产品迭代与成本下降最终真正进入消费市场,但这并不是第一代产品就能够快速实现的。”
他进一步表示,这款产品定位与通常理解的VR产品不同,其中最直观的差异在于其高达3499美元,折合人民币2.5万元的价格。据了解,被市场认作Vision Pro竞争对手的Meta Quest 3售价仅为499美元,Meta旗下高端产品Quest Pro经过价格调整以后价格仅为999美元,与苹果产品差价高达数倍。
由于产品目前定价、配置与常规VR产品的不同,刘雨实亦认为该产品暂时对Meta等其他设备厂商不会产生冲击,“Vision Pro基本不会对其构成直接的替代关系,反而会有一些正向的刺激作用”。
同时,刘雨实认为苹果这一定价也具备其合理性。“目前已知统计,这款产品的BOM成本在1500美元以上,考虑到研发成本,3499美元的定价并不是特别离谱,但过高的BOM也确实会影响出货和后续降价空间。重点在于后续的二代、三代产品会降价到怎样的程度,这一过程也将伴随苹果产品定位策略的调整。”
MR配套布局尚未落地 或将促进产业链探寻新技术
除去产品本身,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Vision Pro会为整个虚拟现实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变化。刘雨实认为,苹果这款产品的问世,实际上是为目前略显颓靡的VR市场甚至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一剂强心针。
“(该产品)除了大量采用苹果自己开发的软硬件,也采用大量果链厂商的高端解决方案,其中最为核心的包括索尼为苹果定制的这对Micro OLED微显,双眼分辨率官方宣传是2300万像素,相当于1.4英寸的硅基屏幕上实现3.3~3.5K左右的单眼分辨率,对比市场上大量2K、2.5K产品,可谓提升巨大,研发成本高昂,而正因为有苹果支持,很多这样的高端方案才得以加速问世。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厂商对标苹果参数,开发相应的高端部品,也都在期待苹果的MR产品发布,届时可以借苹果的东风来说服市场及下游客户。”
产品采用了诸多新技术,但是目前这些技术所对应的产能有限,亦是Vision Pro销量受限的原因之一。刘雨实介绍,以索尼供给的Micro OLED为例,索尼本身分配的产能就比较有限,每年理论产能在一百万片左右,并且不会把全部产能供给苹果。“在缺少明确的订单情况下,如此高端的产品线往往很难轻易扩产。”刘雨实进一步表示道。
不过,在苹果率先落地了这些新技术后,这些技术方向也会越来越多被采用,产业链的壮大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空间计算机’这一概念将为广大VR厂商提供冲击高端重型产品的机遇,各大国内外厂商接下来在开发对标的新产品时,也会更多考虑高性能高分辨率的Micro OLED屏以及Pancake光学模组、以及苹果所采用的多摄像头纯视觉手势操控方案等,以尽可能与苹果实现对标。这样的需求刺激下,会有更多厂商对供应链的新技术感兴趣。”刘雨实表示道。
除去对硬件供应链的要求,各界亦好奇苹果会否为Vision Pro配备相应的内容生态。刘雨实表示,预告内容展示苹果希望实现类似于iOS的AppStore这样完善的内容生态,但目前还没有更具体的展示,相关的开发也并未完成,而很多配套的布局或许需要等待产品上市后续迭代推出二代、三代产品时才会逐步落地。
(编辑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