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如果这12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论文
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论文
(资料图)
一、为何要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从价值流再造的思想看,业务是由以顾客(内部的部的)获得特定结果为目标的价值流组成的。顾客的需求可以清楚地识别,业务活动应使顾客尽可能地高兴。从对各大公司的调查上看,财务管理(包括会计、与银行谈判及资金管理等)是企业多条价值流中的一条。因此有必要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为顾客提供与其决策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
价值流再造并非要解开企业中蜿蜒发展起来的结,它寻求非同寻常的、根本性的解决方法,通常运用新技术,劈开种种纠缠,重新开始。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重构同样也是如此,不能再遵循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应该有更多的创新。
当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传统会计革命之所以是不彻底的,是因为它只是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硬件,而没有触及传统会计软件的任何方面,即只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仿真,其给人们带来的只是体力的节约(包括会计人员的减少),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这正如我们有一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公路而上面所行驶的只不过是一辆过时的“老爷车”,虽然就目前看似乎行驶得比以前好,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是:众多新型号的“奔驰”、“凯迪拉克”必将超越我们的“老爷车”。因此“老爷车”上的“客户”(即会计信息使用者)迫使我们要构造出适合在高速路上行驶的现代轿车――现代会计信息披露系统。
二、如何重构会计信息披霹体系――制度创新
以前的有关未来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本身的概念框架的创新,而假定制度是不变或不可改变的常量,这样的思维方式阻碍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制度的变革成为可能,相对于会计本身的概念框架创新而言,制度创新的意义要重要得多。网络时代会计的制度创新,包括会计信息产权模式创新、传播模式创新、生产模式创新。
(一)明晰会计信息产权模式
在信息日益成为商品的网络时代,会计信息能否成为一种商品,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产权能否有效界定。陈冬华认为,会计信息的配制是企业所有的一项经济资源,而企业又归股东所有,因此,会计信息天然的产权所有者应该是企业的股东。现代的制度框架中,会计信息这项企业资源由经营者管理,但其并不明确为谁管理;股东亦不自知其为会计信息的所有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技术革新使得会计信息的产权办公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媒体的网络革命使得会计信息不仅可在报纸上公布,还可以选择网络传播,设立自己的网址。会计信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网络媒体公司,而不是像现在上市公司还得付钱给证券报刊登其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的市场化
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者传播模式特点是:
1、会计信息的生产职能由企业自己执行;
2、企业掏钱在证券报上刊登传播会计信息。
现在的问题是:
1、会计信息的生产职能能否交给市场来完成?
2、在其他市场主体(如报业公司、数据公司)利用会计信息赢利的同时,其产权所有者(股东)能不能也获得利益?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对旧有的会计信息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进行市场化变革。变革的具体方法是:
1、成立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以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的生产可能实现非手工化,较为复杂的会计方法的使用亦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经济交易的原始数据的异地实时传送成本不再高昂。
2、企业与会计服务公司签约。
契约内容包括:
①会计服务公司替代企业执行会计信息生产职能,企业向会计服务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企业有向后者诚实地提供体制改革相关信息的义务;
②企业将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售与会计服务公司,后者向前者支付相应的价格。
3、会计服务公司与媒体签约。
会计服务公司通过协议有偿赋予媒体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权利,会计服务公司与会计事务所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负责。媒体公司通过网络等方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4、任何会计信息的消费者必须付费使用会计信息。
网上付费系统(如网上银行)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付费本身的成本在大大下降。会计信息的消费者通过网上付费系统支付少量的费用即可获得自己所需的.与自己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服务公司和企业根据契约规定获得各自的那部分报酬。
三、如何重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内容创新
在迈天的《大转变》一书中提出,价值流再造的过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的价值流是什么?
●价值流的顾客是谁?
●顾客的需求和愿望是什么?什么能够取悦顾客?
●如何对价值流进行再建,尽可能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满足顾客要求,运用最适宜的技术和信息系统;并使这样做的费用最小?
首先从会计信息外部(即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一下其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1、政府: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需要统一的、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信息。二是税收征管。随着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逐渐上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就更详尽,质量也更高。
2、投资者:会计信息的最大用户。从资金规模与投资行业来看,投资者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机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拥有强大的科研人员,对会计信息的接受更成熟,且带有很强的怀疑性。二是个人投资者,这部分使用者对信息的使用更为迷惑,他们更需要简单明了的会计信息而不是看不懂的财务报表。
3、银行:银行在考察信贷时,从制度上看,主要还是依赖财务会计信息,根据会计信息提供的情况习俗定其借款,因而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有更高的要求。
正因为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变化呈现出要求不同、角度不同、标准不同、重点不同的多元化特征,传统的单调的财务报告已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多变的口味,根据AICPA的观点,在改进现有报告的基础上,企业应提供一个综合的报告。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要着眼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首先要为用户服务,为使用者服务。
2、要把现在的财力报表加以扩展,使它能够包含更多的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3、改进报告方式,使得报告信息使用者能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4、现在的报表也有多余的,应尽量简化企业的财务报告。
AICPA的观点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即建立一种使会计信息用户在想要的时候能够得到所需要的、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呈报模式。薛云奎提出了建立会计频道的观点。他认为会计革命既需要兼容传统,又需要实质性变化,这也许只有会计频道的思想才能够很好的做到,会计频道为会计革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下面就会计信息频道建立的条件、特点、现实及思路来进行分析:
1、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根据信息技术重新设计和构造一个新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完成多重信息处理的功能,从而使会计报表体系及其所提供的信息属性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用户能够向选择电视节目一样方便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2、特点:适合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更为现代化的会计信息频道是什么样子呢?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兼容性。在这一规律下,会计信息频道应当具备有比“老爷车”更为先进和有所不同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兼容“老爷车”的功能,否则它就有可能因为背离人们的传统习惯而失去其应有的市场。
3、现实:如果我们将现在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看成“电视机”,而把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看作是对“电视机”质量的提高,会计信息看作是电视机上播放的节目。供应者的注意力应更多地放在“电视机”本身的质量上,而不是节目的精彩与不精彩,受不受观众的欢迎的问题上。可以看到在我们日趋规范的准则、制度和现代化的“电视机”上,放映的却是老掉牙的节目,而我们的观众却已经对此厌倦了。
4、思路:因此,为了让我们的会计行业更有市场,增加公众对它的信任,找回观众的信心,迎合各种不同类型观众的口味,我们现在要做的显然是要如何提高节目质量,如何使其丰富多彩,即如何来架构会计信息呈报的模式。
(1)增加频道和播放节目的质量。在过去―,财务信息用户只有一个频道可供选择,即传统的三大报表。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多频道功能,因此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过去已有的节目,灵活组合编排,制作会计信息节目菜单,多频道选择应不是十分困难的。
(2)增加用户选择的自由度。我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如同老、中、青、少儿电视观众,对节目有不同喜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会计信息经过会计导演的加工,制作成不同层次的节目以满足用户需要,这应该是未来会计信息呈报要走的路。
(3)提高节目本身的质量,增加节目的可观赏性。仅有多个会计频道和可供用户随意选择的会计节目,并不表明用户的偏好都已满足。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多元会计信息系统时代,应该且可以充分提高各个系统的信息披露质量,才能解决会计信息系统供求平衡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进行改革,从制度上和内容上对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更适合时代的需要,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当然,本文的一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很不现实,甚至可能很多人会反对。但是既然要改革,就不应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而应该是破旧立新,剧烈的阵痛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在剧烈的阵痛过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焕然一新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将获得与其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
篇2:会计信息披露学刍议论文
会计信息披露学刍议论文
论文摘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要素,其会计信息披露对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分析当前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深厚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学体系来指导实务。本文从会计信息披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状着手,分析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必要性及客观可能性,为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并构建会计信息披露学基本框架,包括其理论基础、原则、动机等,最后给出了对于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展望。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学,会计信息披露学框架
一、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客观性
会计信息披露学作为一门学科,以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研究其规律性,并上升为理论,从而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可以更好的为信息披露、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因此,创建会计信息披露学是由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所决定的。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意义
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是市场经济主要的参与者,会计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被投资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是联系市场各方参与者的纽带。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规范市场行为,形成良好健康的市场秩序,确保市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高效运转,从而促使公平竞争,提高投资理性,减少投机行为。
1.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定期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企业管理层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宏观上,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运转,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发展;微观上,对于企业,既有助于落实和考核经营管理者的经管责任,又可以扩大企业筹资、降低筹资成本;对于信息需求者,它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做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只有了解了公司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形成资本的合理流动,而会计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被投资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会计信息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集中地说明了投资回报的高低和经营风险的大小,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之一,便在于向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3.良好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监管有效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而政府管理部门依据各种信息,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是政府管理与监督公司或企业行为的重要依据。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规范着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减少了社会获得信息的总成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二)实务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以对其进行理论指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学分支学科,对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既给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会计信息披露领域原已存在、现在更加突出的如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相关程度低、不及时等问题,迫切需要系统、完整的理论来从根本上给予解答和指导。尽管目前企业均已经意识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也有披露信息的动机,理论界也广泛对其进行了研究,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会计信息披露学体系,会计信息披露在与实务结合时出现了很多盲点。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符合各国国情、符合各自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的会计信息披露学体系,充分发挥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
二、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理论基础
深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使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建立具备了客观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已有几百年的研究历史。近年来伴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市场迭连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会计界的巨大反响和深思,也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为严峻课题,已有很多学者就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认真思考,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目前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经相当规范和系统,该学科已基本成熟,表现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日趋完善;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专著;找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日益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会计信息披露有不同的分类和度量方法。Verrocchio把信息披露分为三大类:“基于联系的披露”影响资产均衡价格和交易数量从而改变投资者个人行为,“基于自主选择的披露”反映管理者和企业如何谨慎选择披露他们了解的信息,“基于效率的披露”主要讨论哪些披露的制度安排更适合于优先满足信息缺乏的环境。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立法、制度建设等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相关学者认为,大致可以将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由放任时期(19世纪40年代以前)、制度初建时期(19世纪40年代20世纪代)、发展与完善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
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仅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自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经历了五个阶段:强制性信息披露阶段、预测性信息披露阶段、未来性信息披露阶段、鼓励自愿性信息披露阶段、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相结合的阶段。
国内对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效率、投资者保护、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和供给等方面广大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宝贵而又富有建设性的结论。陆正飞、刘桂进通过对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发现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披露时我国公众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潘琰、辛清泉()对中国投资者使用公司报告的主要目的、投资决策模式、信息需求偏好及他们对公司报告质量的评价等进行了全面调查。谢清喜()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三、会计信息披露学的体系构建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有效市场假说
EugeneFama教授建立的“有效市场假说”,证实了会计信息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为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建立了基础。根据市场能够有效利用的信息范围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成本,Fama教授将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三种类型,这三种形态均与会计信息披露有着密切的联系。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信息披露的范围越大,透明度越高,市场的有效性也就越高。会计信息披露就是为了让投资人能够以同等机会获得充分的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
2.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之间信息分布不均衡。由于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代理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占有较多的信息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委托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通过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这种信息非对称性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条件,为了改善这一信息不对称状况,委托人于是要求代理人提供有关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的信息。
3.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公司制度下,投资者(委托人)与管理者(代理人)之间存在着由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利益不相容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方面。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投资者于是要求管理者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有关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的信息,使得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达到最小化。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从而监督经营者的管理,以有利于自己的投资决策。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是指会计信息披露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会计的目标是向投资者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应从属于会计目标,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目标:
1.会计信息披露能提高市场的效率,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具有一种引导资金流向的信号作用,它可以导致社会资金从低效率的企业流向高效率的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
2.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披露会计信息可以减少直至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利用内幕消息和内部交易从事欺诈活动,起到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并可引导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会计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简而言之,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两个目标相互统一,是相辅相成的。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1.充分性和完整性原则
无论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财务、经营信息,还是对公司发展不利的信息,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从理论上讲,影响投资者决策的所有信息均应予以披露。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会计数据。
2.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有关信息应该真实、客观、准确,不能弄虚作假、欺骗公众。信息生产、信息交流均必须可靠,这是信息利用的前提条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信息产品低劣、信息失真就必然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
3.及时性原则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能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否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迅速作出反应和决策,其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对此,要求企业应该按规定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披露应该披露的会计信息,以防止内幕交易,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4.重要性原则
指信息如果不单独披露,将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即重要的经济事项及其影响应在财务会计上予以详尽的披露,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信息可以适当简化或省略,以避免掩盖或冲淡重要信息的有效性。
(四)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包括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两种。
1.强制性披露
强制性信息披露又称法定信息披露,是指公司应按公允会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在公司对外报告中披露的内容,是对已发生的相关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揭示,包括基本财务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审计报告等,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定期性。
强制性披露的内容一般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招股说明书是投资者了解发行人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告书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的价值和前景,定期报告包括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又分为重大事件公告和公司收购公告两种。
2.自愿性披露
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的变化,信息使用者迫切希望企业能提供更透彻、更可靠的信息披露。在此大趋势下,许多企业开始有意识的主动披露一些与企业相关但又超出公认会计准则要求规范的信息,也即实行自愿披露。
公司为了提高企业价值,维持自己在资本市场中的信誉以及与投资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获取稀缺资本,降低代理成本、筹资成本,往往倾向于自愿披露以下内容:公司背景信息和经营数据;战略规划公司面临的机会、风险及相应措施;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环境保护信息;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和研发活动;预测性信息;主要产品分析;分部报告等。
(五)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和资料向法定主体报告(上市公司要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企业成立时的披露规范,也包括经营后的持续信息披露规范。具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计信息加工的规范制度,对会计信息审核的规范制度,对会计信息传播的规范制度,对传播对象的规范制度和对会计信息使用的规定。
四、对于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展望
完善、行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对于维护与规范企业正当权益,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披露在其内容和结构上,披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建立也应符合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务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其内在规律,结合当前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一些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开拓会计信息披露学尚未认识的领域,丰富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从而为促进会计信息建设、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加速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这带来了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一场革命,信息化会计时代已经来临。会计信息披露手段得到极大的创新,会计信息披露实践逐步由单一的以纸张为介质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过度到以纸张和网络介质并重的新阶段。这必将带来新的会计信息披露革命,以实时披露替代定期披露,以个性化会计信息披露替代通用型会计信息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替代财务数据披露。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建立必须考虑到信息技术革命,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研究。
(三)建立和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所实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的,也就是说它只满足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需求者缺乏系统研究。此外,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对目前被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内容、方式和质量都有不满意的方面,具有在两者中起平衡作用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应发挥其功能。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证券市场各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并加大执法力度,尽快为会计信息披露规则提供系统和详细的编报指南,最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机制,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淮建军、雷红梅、赵誉谦,信息披露:近40年国外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144-153。
2 李燕媛、李晓东,“管理层评论”信息质量原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会计研究,(1):54-59。
3 张纯、吕伟,信息披露、市场关注与融资约束,会计研究, (11):34-38。
4 黎文靖,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监管的经济后果一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 (8):13-21。
5 王惠芳,信息披露监管: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协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9):97-101。
6 张宗新、朱伟哗,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7 (1):
7 韩素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会通讯,2007(2)。
8 朱晓婷、杨世忠,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会计研究, (11):16。
9 宋献中,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的自愿披露,会计研究,2006(2)。
10 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比较研究,财会通讯,2005(9):99-101。
11 兰继红,会计信息披露与披露监管的经济学分析,当代财经,2004(12):38-41。
12 李明辉,试论自愿性信息披露,财经论从,2001 (7)。
13 Boesso,G., 2007.“Drivers of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nited States.”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2): 269-296。
14 Eng.L.L.,.“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2: 321-336。
篇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1】
【摘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也备受重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也提上日程,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已有文献在披露内容和方式的最新动态,对其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我国现阶段环境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有益的线索。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披露内容和方式 对策 综述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将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成为传统会计面临的新课题。
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促使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环境效益,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会计理论的创新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另外,在进行披露内容探讨时,还有学者对披露的内容进行新的分类,例如陈薇()指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界定出定性环境信息和定量的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具体需要披露的内容;秦嘉龙、吴玉芳(20)在分析青海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中,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或同时以两种形式披露。
田翠香(2010年)认为企业通过年报披露环境信息,应注意协调与其他环境信息公开方式的关系,有条件的企业仍然可以在年报以外,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综上所述,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主要从会计要素入手,从货币、数量、定性、定量等方面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没有统一、标准的披露形式,众说纷纭。
冯银波(2010年)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三种可选模式:在财务报告框架内披露、编制独立环境会计报告、在管理当局声明书中披露;李秋(20)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应灵活地采取不同类型的披露形式:
①对大型企业如上市公司,可采用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表的形式在其中单独列示低碳治理信息;②对大中型企业可以采取在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或者董事会会议报表中单独反映二氧化碳治理的信息;
③对中小型企业可允许以非货币式计量的基础上以文字的方式阐述其为减少碳排放所付出的成本费用以及业绩效益等信息;戴悦、华楚慧、李玮玮(年)从环境产权角度出发进行探讨,认为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该是以环境产权为核心的一个环境责任报告体系,该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信息,第二部分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第三部分是更加充分的独立环境责任报告;
另外也有学者虽然从不同领域出发,仇淑平(2012年)认为独立报告模式将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样的,刘灵芝、富晓丹(2010年)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林业企业的研究,认为我国林业企业应该采用表外披露的方式,编制补充的环境会计报告。
从以上研究中发现,普遍认为会计的信息披露应依托财务报告的形式来进行,或采取独立报表形式。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王亚男、傅建设、冯烨彬(20)以沪深两市74家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制衡度、净资产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刘海英(2010年)整理了近几年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公司自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与以下因素正相关:
①公司规模及公司的`行业性质;②公司的股权分散度;③公司披露的环境诉讼以及环境罚款信息;
在针对具体行业,刘洋、赵伟(2012年)选取了山东省内53家强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的相关理论,认证了国有股比例系数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规模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正相关;戴蓬军、董淑兰(2010年)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他们faxian 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公司规模及发展能力是影响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显著因素,并且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盈利能力、风险状况、现金流量状况、非农化经营程度和政策优惠情况对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影响不显著。
三、我国目前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我认为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一些问题:
1.从理论研究层面:
(1)理论研究的匮乏:随着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能很好的指导实际工作,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2)由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统一而又成熟的披露模式; 2.从国家层面:
(1)环境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已经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在所有的这些法律法规中均没有涉及到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定;
(2)缺乏专门的环境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环境信息的披露的完整性和质量;
(3)监督和执法力度不足;
3.从社会层面:
(1)披露主体范围较窄、比例不高,且集中在重污染行业,对环境信息披露仅仅是一种自愿行为,缺乏强制性约束;
(2)企业环境意识差,参与度不高;
(3)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不足,我国在环境保护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公众的环境意识也明显增强,但是,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有待于提高;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具体包括:
(1)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2)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研究,鼓励其在有关期刊杂志发表自己的观点;
(3)在高校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课程,从基础做起,加强理论的教育;
2.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提高监督和执法力度;
(1)对上市公司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他们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行为;
(2)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3.培养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环境会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并且加强两者的独立性,同时加强合作;
4.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培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5.针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和评判的多样性,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使指标体系固定化,同时配合相关的数学型人才,完善信息的披露。
五、总结:
篇4: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论文
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论文
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论文【1】
摘要: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呈现出不同特征,这些特征使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重新构建,以期为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 披露模式 重新构建
一、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重新构建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从产业结构看,知识产业将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和信息将取代资本而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信息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知识更新节奏逐渐加快、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会计信息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会计信息呈现多样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领域。
如电子商务会计理论、公共关系会计理论、政府监管会计理论、行为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等新领域,这些众多新的会计领域使会计信息呈现多样化特征。
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也在日益增多,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客观上促使不同会计信息的产生。
二是会计信息时效性增强。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加快,信息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处于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信息受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期在逐渐缩短。
一项会计信息很容易就被另一项会计信息所取代,会计信息的无形损耗显著加快。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效益,会计信息使用者将更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因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带来超水平收益。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收益性也将更加关注,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加工信息时就应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何利用这一信息增加收益。
以提高通用会计信息为主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由于私益性信息(私益性信息是指信息应根据某些特定群体的需要来配置信息资源,而不是将信息作为纯粹的社会公共产品来配置信息资源)的制约,其质量也将显著提高。
四是会计信息更注重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建立在相关性与可靠性基础之上的,构成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特性是相关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一直存在着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信息有用性特性更偏向于可靠性;在经济知识下,由于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会计信息有用性与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关系更密切。
随着会计信息更新的加快,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更加突出,在不能同时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时,人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提供与未来经济利益更相关的信息。
因为只有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才能对信息使用者更具有有用性,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需求。
二、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问题分析
由于知识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冲击,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与企业组织相关的利益主体也日益增多和复杂化。
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会计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企业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定量信息及确定性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非财务信息、确定性信息及不确定性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其次,无法满足会计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企业必须快速、及时地获得会计信息,以便迅速作出决策。
这就要求会计信息更加灵敏、准确、及时。
传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无法达到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及时性标准。
如企业的年度会计信息要在年度末四个月内才能披露,而中期财务报告信息要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才能披露。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如此长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
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会计信息作决策。
成功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
再次,无法满足对非货币性会计信息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
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在知识经济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对环境影响和知识资源等这些非货币性会计信息,必须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最后,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会计信息的需求。
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较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
但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如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在危机之前仍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
许多会计信息使用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会计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其判断失误而做出错误决策。
三、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能反映企业整体经济状况,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当变革,必须重新构建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下,从空间范围看应建立起经济主体“虚”、“实”两个空间结构的会计信息披露,即以实体财务报告为载体披露企业会计信息和以网络为载体披露企业会计信息。
从时间构成看应建立起三重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即对历史会计信息的披露、对现时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对未来会计信息披露相结合的会计信息披露。
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该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披露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相关性、前瞻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一)以财务报告为载体对会计信息披露 财务报告形式披露会计信息是针对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股东、债权人、顾客、政府部门和主要合作伙伴等。
这些人与企业经济关系联系紧密,需要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每年企业财务报告需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呈递给企业股东,使其能够及时关注企业发展状况;企业需要向债权人提供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企业与其
主要的顾客、合作伙伴发生经济关系也需要提供财务报告;政府部门作为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也需要企业提供财务报告,以随时了解经济发展状况。
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决定了这些主要相关利益人的经济利益。
知识经济下这些主要利益关系人与企业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高。
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财务报告也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更全面、及时、相关。
这就要求企业应以时间维度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一是会计信息披露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即披露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信息、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完成财务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经济资源构成、消耗以及对企业经济资源要求权和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及使用情况;企业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以及企业产品对环境影响情况;企业在支持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方面所做的贡献情况;企业过去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物价水平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情况等;二是会计信息披露是对企业实时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货币和非货币信息、定量和定性信息、对企业完成财务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实时披露。
主要包括依据市场价值披露企业目前经济资源情况,对市值发生较大变动的经济资源应该单独进行披露;当前国家政策、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对企业产生影响情况进行披露;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物价水平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情况进行披露等。
三是信息披露是对影响企业发展状况的潜在信息进行披露。
企业未来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货币与非货币信息、定量与定性会计信息以及未来将要完成的财务责任和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主要包括未来企业经济资源增值、构成情况和企业财务各项指标有望达到的标准进行预测性披露;未来企业发展方向、支持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贡献情况进行预测性披露;未来企业将要面临的宏观环境、物价水平和所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性披露。
这三重披露是从不同的时间角度作出的披露,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能够反映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资源整体状况。
其信息披露之间是平行的关系,各个信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会计信息据以作出决策,只有构建成这样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以网络为载体对会计信息披露 网络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网络也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披露会计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经济下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人越来越多,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人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化,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可能及时递交到每个利益相关人,同时由于空间上的差距,财务报告的传递性也受到限制。
网络传递信息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可以解决以财务报告为载体传递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在传统工业经济下,由于会计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广大的非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不能及时获得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
这些利益相关人依据不充分甚至过时的会计信息作决策,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使企业利益相关人能够获取充分、及时和相关的会计信息,需要极大地利用网络技术的手段,借助网络来传递企业会计信息。
为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以网络为载体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以网络为载体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同样要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现时和未来的会计信息状况。
首先,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
篇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探讨论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探讨论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公开披露重要信息的行为,该行为能够将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直观的反映给信息需求者。合法合规的信息披露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使用者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建立,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多年来倍受各界关注。
一、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真实性是会计的基本要求,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但是现实中很多公司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惜采用非法手段,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上市公司应将所有重要信息公之于众,但是很多公司倾向于公布对企业有利的信息,隐瞒可能使企业遭受损失的信息。每年都有企业不公布重大担保和诉讼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隐瞒此类消息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害。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只有及时公布才能够体现其效用。但是,一些上市公司违反相关规定未能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相关信息,影响其使用效果。同时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披露也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机会,从而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四)会计信息披露中简单错误频发
根据证监会在201X年抽查检验的.结果,超过三成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中存在低级错误。简单计算错误或者报表前后矛盾的问题频现。财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会计数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种简单的错误反映出公司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的随意性,也会给使用者增加使用难度。
二、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
根据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任何组织和个体均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故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违规披露会计信息。有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条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如虚增收入与利润,还有些企业为了不增加企业的负面信息,从而隐瞒重大会计信息,如隐瞒重大担保事项和涉诉事项。另外由于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需要以企业的利润为依据,管理者为了实现更高的收入,希望公司的利润能够步步高升,从而有可能私自改变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
(二)市场分散制衡机制的缺失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重要原因。企业可以通过多层次的机构制衡机制来确保信息披露符合相关规定。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股权集中于极少数人手中,大股东容易操控董事会,这样会减少违规披露会计信息的阻力,更易造成违规披露的情况。而上市公司监事会监查权力有限,因此无法有效制约企业的行为。同时企业对于内部控制重视度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内控制度无法有效监督制约和规范管理者的经济决策,使得违规披露会计信息的行为时常发生。二是相关服务机构未起到制约监督的效用。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加剧,很多事务所通过低价竞争来获取客户,低价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审计时间减少、审计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甚至有些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违背职业道德,纵容并协助上市公司作假,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审计变得毫无意义,也丧失了制约上市公司的一道屏障,使会计舞弊变得更加容易。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有待加强
一是虽然我国的多部法律均对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但是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关配套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不完善,如《会计法》中没有对虚假信息的含义明确界定,对虚假信息是故意提供还是失误造成的判定没有详细的说明,由此可能造成监管和法律责任界定的问题。二是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矛盾,财政部根据《会计法》规定可以监管所有企业的信息披露,而证监会主要监督管理上市公司的披露,不同的监管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这使得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告时不知该遵循何种规定,也为企业违规披露会计信息提供借口。上市公司及证券中介机构忽视会计信息披露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违规披露的收益成本不对称,违规的处罚力度较小,惩处的效果不佳。
(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简单错误频发反映出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假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协助,也反映出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问题,道德观念不强。
三、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一是加紧制定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出台与现有法律相适合的相关法规和实施指南,明确定义现有法律法规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成熟完整的法律规定才能使企业确实做到有法可依。二是理清监管部门关系同时加强各级监管。财政部和证监会加强沟通,使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要求相适应相一致。尽可能的减少多头监管的现象,理清财政部、证监会、证券自律组织的监管内容和权限。对不按规定的披露行为进行严惩,提高违规披露的成本。对违反法律规定披露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对由于企业违法违规披露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失的给予赔偿。要提高各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才,提高监管质量,缩短监管调查的时间。
(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分散股权,避免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做出违法违规的决策,股权分散使得会计作假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违规披露会计信息。其次,高度重视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内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配备职业素质和技能较高的人员,明确内审部门的职责,使其真正起到监督作用。最后,完善管理人员工资绩效评价体系,用股份+工资的形式代替单一的现金工资,让管理层员工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份子,防止管理人员为了私利而做出违规披露的事情。
(三)改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
逐渐改变这种以利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发展多种综合性指标,构建全面有效能够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和未来潜力的评价体系。可以综合考虑公司的资产质量,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等内容建立全面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
(四)提高相关人员职业素质
公司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要有意识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同时谨记不做假的帐的基本职业要求。财政部或中注协应对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同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严惩。
篇6: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探讨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杜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稳定财政收支的基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文章就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作了相应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
一、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以基本原则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其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的限制,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可以相对的简明实用;再次,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政府部门, 所以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大,相关信息主要是提供给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最后,可比性和明晰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比较。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有些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代理记账。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3)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4)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5)资源相对短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征。(6)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国家监管的重点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对于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国家的投入力量、关注程度和监管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目的不明确。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投资者,因此不需向股东报送会计报表,而只需向税务部门、贷款银行报送月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审计的年报。税务部门关注的是各项应纳税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注册资本,其需要的会计信息相对较少。这容易使得企业管理当局认为,向外提供会计报表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工作。由此出发,企业对贷款银行报送会计报表必然是应付式的。
2、会计要素确认随意性较大,会计信息被扭曲。中小企业的业务具有不稳定性,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下,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的账务处理的结果,企业的损益在时间序列分布上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高,有时低。这本是客观事实,但一些企业为了让报表“好看”,人为地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进行调整。如收入下降,就减少折旧费和摊销费,或者把当期费用延后确认,以“增加”利润。
3、披露方式过于简单,银行无法获得充分的财务信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会计期间终了需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报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相关附表和资料。但在实际工作,由于现金流量表编制难度较大,且财务软件不能直接生成,企业在平时仅仅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小企业更由于财会人员较少,水平相对较低,对会计报表项目一般没有附注,使贷款银行很难获得企业的具体财务信息。
4、部分中小企业蓄意虚假披露,骗取银行贷款。部分中小企业实力不足,而经营者对自身的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过分自信,为了获得资金支持,在会计核算中有的“画饼充饥”,虚增收入;有的“寅吃卯粮”,提前入账;有的“父债子还”,抬高存货成本;有的“偷梁换柱”,将费用资产化。
三、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权威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不但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而且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改变其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简便有效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3)保密性。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现保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不受到损失。(4)灵活性。中小企业利用“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实现机制的探索如下:(1)中小企业信息适当公开。中小型企业一般股东数少,债权人也相对集中,一般没有强制对外公开的要求。(2)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监督所形成的高昂费用,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难于承受。(3)强化政府、投资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 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4)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中小企业又处于完全的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条件下,通过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相互结合,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丽春.建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设想[J].财会,,(9).
篇7: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论文
一、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以基本原则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对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首先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其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的限制,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可以相对的简明实用;再次,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政府部门,所以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大,相关信息主要是提供给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最后,可比性和明晰性作为次级质量特征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比较。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有些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代理记账。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般也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3)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4)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5)资源相对短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征。(6)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国家监管的重点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对于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国家的投入力量、关注程度和监管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目的不明确。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投资者,因此不需向股东报送会计报表,而只需向税务部门、贷款银行报送月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审计的年报。税务部门关注的是各项应纳税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注册资本,其需要的会计信息相对较少。这容易使得企业管理当局认为,向外提供会计报表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工作。由此出发,企业对贷款银行报送会计报表必然是应付式的。
2、会计要素确认随意性较大,会计信息被扭曲。中小企业的业务具有不稳定性,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下,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的账务处理的结果,企业的损益在时间序列分布上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高,有时低。这本是客观事实,但一些企业为了让报表“好看”,人为地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进行调整。如收入下降,就减少折旧费和摊销费,或者把当期费用延后确认,以“增加”利润。
3、披露方式过于简单,银行无法获得充分的财务信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会计期间终了需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报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他相关附表和资料。但在实际工作,由于现金流量表编制难度较大,且财务软件不能直接生成,企业在平时仅仅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小企业更由于财会人员较少,水平相对较低,对会计报表项目一般没有附注,使贷款银行很难获得企业的具体财务信息。
4、部分中小企业蓄意虚假披露,骗取银行贷款。部分中小企业实力不足,而经营者对自身的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过分自信,为了获得资金支持,在会计核算中有的“画饼充饥”,虚增收入;有的“寅吃卯粮”,提前入账;有的“父债子还”,抬高存货成本;有的“偷梁换柱”,将费用资产化。
三、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权威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不但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而且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改变其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2)简便有效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3)保密性。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现保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不受到损失。(4)灵活性。中小企业利用“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实现机制的探索如下:(1)中小企业信息适当公开。中小型企业一般股东数少,债权人也相对集中,一般没有强制对外公开的要求。(2)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监督所形成的高昂费用,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难于承受。(3)强化政府、投资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4)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中小企业又处于完全的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条件下,通过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相互结合,为有效的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姜丽春.建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设想[J].财会,2004,(9).
篇8: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上市公司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但目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却有待提高,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内容,并对其披露方式进行了探讨。
篇9: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资源、环境与发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努力,而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环境会计的兴起 会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但传统的会计核算并未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情况,以及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责任,这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也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会计学者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会计技术和方法来核算企业的环境信息,由此诞生了会计学科中的一个新的分支――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一门新兴学科。
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再无视环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而是试图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形成了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和法律体系,形成了众多的环境会计理论,并开始核算和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
(二)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环境会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对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而企业生产活动是环境污染的重大来源。
因此,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看,企业作为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责任单位,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但是国家保护环境和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加强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需要。
上市公司是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制度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代表。
篇10: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从环境会计发展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为环境会计在企业的发展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另外,上市公司作为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在新的环境下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帮助企业制定与WTO贸易规定相适应的经营战略,减少因环境问题而形成的障碍;并且还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情况,有效的影响政府决策和投资者的资金投向。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据耿建新等对30家上市公司在1992年至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的调查,以及尚会君等()对127家污染型行业的上市公司在1992年至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还不足以满足供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觉性也不高。
(一)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本文选取了冶金业、造纸业、化工业、纺织业、化纤业、医药业6个污染较大行业的20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这些公司包括:冶金业的宏达股份(600331)、江西铜业(600362)、中国铝业(601600)、吉恩镍业(600432);造纸业的岳阳纸业(600963)、博汇纸业(600966)、恒丰纸业(600356)、青山纸业(600963);化工业的沈阳化工(000698)、上海家化(600315)、三友化工(600409);纺织业的天山纺织(000813)、美欣达(002034)、凤竹纺织(600493);化纤业的春晖股份(000976)、江南高纤(600527)、南京化纤(600889);医药业的四环生物(000518)、千金药业(600479)、康缘药业(600557)。
这6个污染行业均属于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中规定应进行环境审核的污染行业。
根据这20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招股说明书和自发行上市以来到现在公开发布的年报,笔者对其中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在招股说明书中上市公司主要以定性化描述和定量化披露来反映环境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招股说明书的“风险因素”、“发行人基本情况”、“发行人业务与技术”、“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财务会计资料”、“业务发展规划”、“募集资金及运用”等项目中。
在年报中体现出环境会计信息的评估指标集中于“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这三项,其中“董事会报告”中的业务发展规划、企业自身经营风险提示、募集资金及非募集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中的关联交易、其他重大事项等,“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中的在建工程、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营业外收入、支付经营活动的有关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项目中。
上市公司所包含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可以分为定性化描述和定量化披露的内容。
其中定性化描述的内容包括环保风险提示(对企业面临的环保风险的说明)、环保交易活动(企业开展环境卫生、绿化等项目的交易情况)、环保措施(反映企业的环保目标、环保制度、生产工艺及产品的环保措施等)、环保成果(企业取得的环保成果及贡献)、环保优势(是指企业在技术、资源、政策等方面所占据的有利于环保的条件)等,定量化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指标(如企业披露的污染物排放量、环保设备利用率及处理率等指标)和环境费用(企业披露的费用支出、环保设施支出、环保税金等)等。
从行业上看,由于行业之间的发展状况、生产特点各有不同,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造纸业、冶金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相对较多、较全面,而医药业等行业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比例则相对较少。
而且从披露的各项内容来看,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存在着不同的披露重点,表现出了一些行业特征。
如冶金业的上市公司都无一例外的对企业的环保交易活动和环境指标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披露,但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则对这一项目中的环境问题关注较少。
从时间上看,如果不考虑各年度内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环境影响,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如上市公司披露的“环保措施”与“环保成果”两项内容在逐年增多。
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分析企业面临的环保风险上,而是能够对其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介绍环境治理后的改善程度及环保成果与贡献,并总结企业所具有的环保政策、自然资源、环保技术上的优势。
这表明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正视其生产经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已积极展开
环保对策,不再单一的将环境问题作为影响公司发展的负面影响来反映。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综合本文所调查的这20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还不够充分和规范,不足以满足供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首先,从披露的项目上看,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集中于环保投资和环保支出等方面,而对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的披露则几乎没有。
其次,从披露内容看,还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如几乎所有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都将环保风险总结为“当前面临的环保风险是国家可能提高环保标准致使公司的费用、成本增加”,趋于模式化;而且同一信息在不同章节中多次重复的现象较为严重。
再次,从披露的详细程度方面来看,大部分公司对于公司所承诺的环境保护及改善措施缺少系统的说明,如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治污费用的测算方式、国家环保政策的具体要求以及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等等很少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可参考的意义不大。
最后,从披露的定量化程度来看,无论是招股说明书还是年报,都非常缺乏充分的定量化信息、预测性的信息。
即使偶有定量化的信息多半也是集中于在招股说明书中对近几年的环保费用进行披露,进入年报的很少。
二是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
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很大,定量化信息太少,又缺乏固定、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之间或是同一公司在不同年度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也带有较强的随意性。
企业基本上是根据各自的偏好自行选择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
三是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觉性不高。
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明显低于招股说明书,这是因为中国证监会已经要求明文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的“政策风险”和“募股资金运用”这两处披露环境信息,但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却暂时还没有境问题的强制披露要求。
另外,上市公司披露的定量化信息、预测性信息、负面的环境信息较少也是自愿披露程度较低的表现。
四是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比较零散。
目前上市公司对于与环境会计有关的信息通常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来处理的,如许多公司把环保设施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来处理,在报表中很难判断各项固定资产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程度如何;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保机关的规定交纳的排污费,以及企业设置环保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经费支出,被列入管理费用中核算;违反环境法规交纳的罚款、赔款和停产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
这些问题致使一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到较为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五是披露的环境信息实用性较低。
上市公司披露的众多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对过去发生的事项的反映,如排污费、绿化费、税收减免、环保认证等;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内容,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事项,在披露时有很大的随机性,使得环境信息的披露缺乏连续性,降低了环境信息用于企业决策时的相关性。
另外,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大部分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并不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负面的信息披露很少;对于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多数非专业的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的环境状况,如企业对于募集资金进行投资项目的披露通常只是反映其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但究竟该项目可能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如何防治则没有具体说明。
三、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和建议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还没有明确环境会计报告体系框架,没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有关。
本文试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应当披露的内容进行有益设想。
根据环境会计的目标,结合上述污染型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笔者认为应当设置环境会计要素,以此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作尽可能定量化、规范化的反映,对不能定量化的再以报表附注的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这些用以反映环境会计信息的环境会计要素应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具体说明如下:
(一)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事项中已经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
可以将环境资产分为环境流动资产和环境长期资产,环境流动资产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环境长期资产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机器、设备等相关的环境固定资产,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利技术等环境无形资产,以及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环境资源等。
环境资源是指人类以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矿藏等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和由自然资源派生的生态资源,目前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了企业的环境资源,如岳阳纸业(600963)、博汇纸业(600966)就在招股说明书中以定性化的方式披露了企业拥有的较好的土地资源和水域资源。
一般而言,环境资源可以划分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源和企业自行构造的环境资产两大类。
从本质上讲,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这些自然资源也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由于传统会计和现有计量方法的局限性,自然资源的价值一直未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予以合理确认。
为此,环境会计应弥补传统会计的这一缺陷,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可以确认价值的自然资源进行计量。
由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源属于“公共物品”或是“准公共物品”,故建议以因子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源进行计算。
如先假设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有x1,x2,x3……xn等n种,并将目标公司、行业领导企业以及参照企业所各自拥有或控制的自然资源列出,以c1,c2和c3分别代表目标公司、行业领导企业以及参照企业,则企业和所拥有或控制
然后在选择出主因子和计算因子回归估计值的基础上,计算出各样本企业的方差贡献率总得分,也即目标公司、行业领导企业以及参照企业的自然资源拥有量综合得分,并以F1,F2和F3分别表示。
最后以F3(即行业领导企业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基准,并计为T采用系数调节法将各样本企业的自然资源拥有量计算出来;则目标公司所拥有或控制自然资源的价值即可以计为:F-・T,F2。
当然,这种方法仍然带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可以作为一个供参考的初步方案为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提供思路。
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角度出发,目前应将企业拥有或控制,但难以计量的自然资源作为一项非财务信息计入会计报表附注中,以适当的表明企业的环境优势,引导投资者的投资导向。
(二)环境负债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认为:“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义务”。
在环境会计系统中,环境负债是对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的反映。
这种环境责任主要是由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强制实施的义务,不但包括企业在生产中排放污染物应承担的相关责任,还包括生产结束后运输、丢弃有毒害物质造成公共场地
污染而应在未来支付的污染治理成本、健康赔偿成本及污染调查研究费用等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产生于已经存在的与环境有关的债务中或预期可能发生的与环境破坏有关的损失支出中。
环境负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为进行环境保护而借入的银行借款;二是应付的环境支出,如企业因进行环境治理而发生的购入环保设备及材料的应付款、应交纳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项应上交国家的费用和税金、应付的环保机构经费及环保机构人员工资及其他薪酬等。
对于这些企业已经发生的环境负债,若有明确的债权人、债务时间和金额,就可在环境会计系统中确认、计量并在报表中披露。
对于预期可能发生与环境破坏有关的损失或支出,可作为或有环境负债,应参照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有负债的披露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或有环境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以及或有环境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三)环境成本 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环境成本,可对环境成本进行多种分类。
一般而言,应从不同的空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
篇11: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而在环境管理方面未能同步赶上,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企业忽视环境管理所造成的。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消除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专家们一致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的管制规定更有效”。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我国传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环境基础。所以,现代企业需要树立“绿色”生产经营观念:进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披露绿色会计信息,从而保证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
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其形式具有多样化: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货币信息,也有以实物、技术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来揭示因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
(一)财务报告。
1.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企业拥有的环境资产、承担的环境负债等;在利润表中增设专门的"项目,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所获得的收益。
2.报表附注。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分为括号注释和底注两种形式。
括号注释不宜过长,以便于阅读。企业用括号注释揭示以下信息:(1)环境会计的特定程序和方法,如直接环境效益采用影子价格法还是数学分解法;(2)说明环境项目的特征,如某种环境负债有无优先要求权;(3)按替代性计价方法得出的金额,如在按历史成本入帐的环境资产后面列示其现行市价;(4)需要参见其他报表或本报表其他部分的说明。
报表底注是在报表正文下面用一定的文字和数字表示的补充说明。环境会计的报表底注可揭示:(1)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2)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3.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应该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列明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包括:(1)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如:该会计期间耗用自然资源数量,消耗自然资源给环境带来的损失,由于环境污染而支付的罚款;(2)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如:企业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治理环境污染或采取环保改进措施而获取的直接收益;(3)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
[1] [2] [3]
篇12:浅议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对策论文
浅议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对策论文
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进行了明确,同时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中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进而针对信息披露面临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信息披露的对策。
现阶段,国内会计学界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现有的一些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在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无法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而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营中具有极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优化人力资源会计工作,特别是要强化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披露。
一、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第一,就投资者方面来说,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项最具活力、最有创造性的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投资者也更加重视人力资源信息,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第二,就企业管理者来说,以往的会计利用职员薪酬、费用等科目将人力资源相关费用列入企业的各个时期的损益中,但是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相关投资以及经济效益等信息进行明确的提供,所以难以应对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控方面的需要。
第三,就国家宏观调控而言,根据人力资源会计相关信息,政府能够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保护以及开发状况,与此同时,政府也可通过税收等形式给予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鼓励,由此使经济发展保持充足的后劲。
第四,就人力资源所有者而言,知识分子对于自身在企业中价值以及经济贡献,希望在人力资源的信息披露中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和选择。
二、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因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自身具备一定的特点,所以,在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按照一定的信息披露原则以及实际信息情况进行。而有关信息披露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真实完整性原则
会计信息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真实客观。其真实性常常被视为会计的生命。根据《会计法》规定,会计信息必须绝对真实可靠、完整有效[1]。企业会计制度同样将真实性看作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一项原则,会计核算工作必须以实际的交易以及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为标准,真实地体现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以及现金流量。所以,企业就人力资源会计进行报告的过程中,需要为企业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禁止对某些数据瞒报或者忽略。
(二)谨慎性原则
人力资源自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由此在其计量的过程中必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力资源价值的确定以及计量[2]。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非常强,由此其计量准确性大大降低,由此在进行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谨慎性原则进行。
(三)及时性原则
会计信息自身的有效性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企业对自身相关信息的披露必须及时高效,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发展可能形成极大影响的人力资源变动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披露,防止给信息使用者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妨碍其正常的工作。
(四)重要性原则
人力和物力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物力资源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行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可以从简;而对于高新技术行业,人力资源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我们需要对其内部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此外,对于不同的项目需要进行区别对待,比如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存在较大联系,形成较大影响的管理或者技术人员信息,可以单独进行披露,而其他影响力较小的人员可以合并起来进行信息披露。
(五)成本和效益原则
因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需要通过很长时间多个环节才能形成,所以采集以及运用该项信息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付出的成本高,此时的信息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形成的成本所涉及的内容信息的采集、整理、信息报表的编制、签证审核、信息解析等,此外还可能含有因为相关信息的披露,从而给同行业竞争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部分成本需要企业来负责。但是有的情况下也可向财务报表使用方转移,所以在披露人力资源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切实遵循成本和效益原则,否则得不偿失。
三、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出现的不足
(一)缺乏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二)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
当前人力资源会计很难进一步的推行,一方面是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是欠缺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现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发布了人力资源会计有关的会计准则,但是国内现在实行的《公司法》《会计法》《物权法》等对于人力资源会计没有过多的涉及。当前实行的会计准则没有详细规定人资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只是在《财务报表列报》使用指南中指出企业报表一般都需要附注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具体的披露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国内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仍然只是处在理论阶段,并没有相关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
(三)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动力
现阶段,国内人力资源信息只是在内部进行简单的披露并不会对外进行公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一些人力资源信息必须纳入披露内容,但是企业自身并没有对信息披露给予正确的认识,自身信息披露动力并不充足,导致信息披露过于形式化,没有实质意义可言。
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对策
(一)拓展思维
根据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理论分析,各种会计模式主要目的在于核算以及报告,单纯地根据以往的模式对其确认、披露。但是人力资源会计属于一个全新的会计领域,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缺乏成熟理论的时候,盲目套用传统模式必然会出现排斥等现象。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有关研究工作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是因为研究人员一直固守传统会计理论,对此我们应当跳出这一怪圈,打破固有思维,找出新的研究途径。人力资源无法符合资产定义,但是从这一角度讲,人力投资可以通过货币进行计量,是企业可以进行控制的"资源,所以也可以将其看作企业资产,不必过于纠结。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怎样披露信息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使用者,披露的确认则在其次。力资源计量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采取员工持股比例以及干股策略,这样可以躲开资本计量问题,由此可以对其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简化。
(二)确定全面的规章制度
当前,更多的上市公司了解到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价值,但是苦于欠缺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工作没有一定的制度可以遵循,只是简单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各个企业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形式多种多样,披露程度差别也较大,人力资源会计工作非常混乱,使得会计信息可比性大大削弱,对于投资决策非常不利。怎样将二者的矛盾进行有效的调和,企业不知从何做起。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信息披露工作。
(三)转变企业固有观念
现在,企业缺乏充足的人资信息披露动力,因为企业管理层更多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并没有过多考虑长远利益。但是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于企业信赖度,由此可以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企业可以获得更加充足的资金,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培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所以,政府需要积极的进行人力资源信息披露宣传工作,引起企业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重视,促进企业观念的转变,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披露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4]。对于人力资源信息企业一直持有保留态度,主要是因为人才稀缺。企业为了防止人才流失而避免信息披露[5]。所以,国家需要积极地进行人才培养,从整体上提升人才专业素养,消除企业顾虑,促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推行。
五、结束语
综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越发重要,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目前在国内方面的会计信息披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使得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更加准确、高效地披露,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其价值。
★ 会计信息论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文献综述
★ 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作用分析论文
★ 会计信息价值及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 浅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论文
★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论文
★ 薪酬体系工程技术论文
★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创新探讨论文
★ 公路运输体系创建完善论文
★ 房地产三维营销体系论文
★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